首页 > 内容页面

羊脂玉的美丽传说

  在西汉时期,尉迟氏在塔里木盆地南沿建立于阗国,此国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产美玉。

  传说在于阗国的河畔,居住着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匠和他的徒弟。老石匠做的玉雕栩栩如生,神态各异,附近的乡民没有不称赞老石匠的手艺的。


  老石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跟随着他的师傅雕玉,老石匠把这作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老石匠也青春不再,看着满屋子他雕刻的各式各样的玉,有大如猛兽的,也有小如玉盘的,他满意的笑了,虽然孤身一人,但是这些玉雕就像他的孩子,时刻陪伴着他。

  一天,老石匠在河中拾到一块似有白雾萦绕,却又看不真切的白色石头。只见这块白石带着淡淡的光晕,好似涂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老石匠一眼就发现了它,仿佛是有感应一般,说不出的喜爱。

  他伸出粗糙的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了这块玉石,仿佛是在拿着一件无价珍宝。老石匠对着阳光看了看,这块白石的光晕泛出淡淡的黄色,如凝脂一般。

  老石匠非常喜爱这块白石,当即决定要好好雕刻一番。随后他闭门不出,花了大半个月把这大块的玉石精心雕琢成一个玉美人。

  看着他的作品,他情不自禁地说:“要有这样一个孩子多好啊!”谁知,这玉石美人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仿佛是上天听到了老石匠的愿望,特意派下凡来做他的女儿的。

  玉石美人要拜他为父,老石匠欣然接受了,实为欢心,给她取名叫塔什古丽。

  塔什古丽和老石匠如同父女一般,塔什古丽孝顺、善良、勤劳,无微不至的照顾老石匠和小石匠,老石匠慈爱、和蔼,对塔什古丽说不出的疼爱。

  不久后,老石匠去世了,塔什古丽与父亲的徒弟小石匠相依为命,他们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了塔什古丽,要强迫成亲,她抵死不从,恶霸恼羞成怒,用刀向她刺去。瞬间,塔什古丽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大宅,而她自己化成一缕白烟,随风飞向昆仑山。

  小石匠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跨上大马,疾驰而去,至此没有音信。但他沿路撒下的石子成了后人追玉的对象。而后,人们纷纷开始沿着小石匠留下的石子进山去寻玉,据说在大山的深处,他们一起化作无尽的玉石。

  人们带着玉石回到自己家里,也带来了小石匠和塔什古丽的祝福,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堂上的地毯。”玉石是美丽善良姑娘的化身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为了纪念小石匠和塔什古丽,人们将老石匠的那块白石叫做“羊脂玉”。“羊脂玉”逐渐成为了玉中精品,而于阗国内的和田也因盛产“羊脂玉”而名声大噪。

  自古以来人们就极为重视羊脂白玉,不仅其存世极罕,是玉中极品,而价格不菲,极易成为传世珍宝。羊脂玉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象征温润、安谧的君子情怀。

  “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诗人屈原是最为痴迷和田玉的,他把和田玉作为有生命有灵气的有缘之物,纯洁、高尚。吸收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带给佩戴者一份人性的本真,美人如玉,玉如美人,何况是玉中极品——羊脂玉呢?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