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天下玉,扬州工”的隐忧

  人们总说“天下玉、扬州工”,然而在苏州以及海派玉雕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扬州玉雕的了解却越来越少,那么扬州玉雕到底有什么特点,在现今的情况下,它又遇到什么困境呢?本文我们带您探秘扬州玉雕。

扬州玉雕的历史

  “天下玉、扬州工”。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

  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元代,扬州玉器除了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艺人已经开始应用天然子为材料,制作“山子雕” 。明代,扬州玉器开始形成典雅秀丽的风格。扬州博物馆内保藏的明代中期制品《六角莲花玉壶》、《蟠螭白玉杯》等,造型优美,琢工精细,见者无不称道。

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代是中国玉雕技艺发展的顶峰时期,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扬州琢玉工艺在清代中叶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乾隆年间,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生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时有“扬州琢玉,名重京师”之誉。

白玉宝塔炉

  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前列。

  可以说从明清到现在,扬州玉雕技艺的传承明确、有序,玉雕师这个群体不仅数量众多,名师大师也多,他们不仅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扬派玉雕风格,而且师从关系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看家本领。特别是当今海派玉雕的发展,归根结底,底子是扬州人打下的。

走过60年的扬州玉器厂

  1956年以前,扬州的玉器生产以手工作坊为主,技艺的传承也以“师傅带徒弟”和“子承父业”的方式为主。玉器艺人主要分布在扬州城区周边的邗江、杭集、湾头等乡镇,同时这些艺人也经营着自己的作坊。

  在1956年搞公私合营之后,成立了扬州玉器厂,扬州玉器行业有了一次相对的集中。这对于扬州玉雕工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发展契机。1996年,扬州玉器厂为纪念建厂四十周年而举办的“扬州玉器精品展”,展出的几百件精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新疆和田玉作品。大至吨余的青白玉山子《汉柏图》,小至玩饰件,令人目不暇接.在全国引为轰动。

  从2010年开始,扬州玉器厂进行大规模扩建工程,挖出了千万方玉石废料与泥土建筑垃圾一起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各个堆放场,等待将来的建筑回填。

  基建挖出沉睡了几十年的边角废料成就了现代扬州新行当-挖玉石废料,有人当成了一个职业。这些农民工从工地和堆积在城市郊区的建筑土堆里挖掘玉料,再运到市场出售。


可以说扬州玉器厂留给扬州地道的玉石文化,还有无数的玉石爱好者。

扬州工,源湾头


老圈门上可见“古茱萸湾”、“清光绪戊申年”的字样。

  说起扬州的玉器市场就不得不提湾头,可以说是“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人们把湾头称为“琢玉艺人之乡”,实在是名不虚传。


湾头渡囗(老照片)

  湾头玉雕走过唐、宋、元、明,至清中叶达到了鼎盛,大小不等的手工艺作坊遍及乡镇,琢玉艺人数以百计,名家辈出,产品种类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

  湾头镇的玉雕工艺可以代表扬州工,这里的成品山子多、器皿多,工艺上兼具南方的灵秀和北方的大气,对于看惯了上海工、苏州工精细婉约的玉友来说,扬州工的小雕件可能少了那么一丝功力,但是看过扬州的大件,我们都会赞美,山子的构图,器皿的链子活儿都令人叹服。

  湾头的玉器店有很多,这其中有自己加工的前店后厂,也有收购别人成品代售的店面,至于切料、开镯、打磨、电脑雕刻都是应有尽有。

  苏州多籽料,揭阳多俄料,湾头则是青海料的天下,黑青、白玉、青白甚至黄口都能看到,可是十多年前,扬州雕玉的老师傅可是对青海料不屑一顾的,但如今籽料、新疆山料产出量减少,而且价格不断走高,扬州山子找不到合适的玉料,故而很多都选用青海料代替。

扬州玉器的隐忧

  就像今天我们整个社会都在面临变革一样,产业聚集,传承有序的扬州玉雕也存在自己的短板。“前些年赚钱容易,这几年市场冷清了,面对外地市场的崛起感到危机重重”,这是近年来扬州玉器行业普遍的感受。

  一直有天下玉扬州工这么一说,为何扬州玉器市场现如今如此萧条?原因大概有有几个:

  一、扬州素以做山子为主以体现复杂精美的扬州工,而山子的成本远远大于挂件手把件等,导致流通性差,资金回笼慢,这就像现在做小叶紫檀的再好的料也宁可去做手串而不是做雕件一样,现在的扬州玉雕师也开始慢慢的多做小件了。

  二、玉器厂那一带长期依托来扬旅游的游客团,旅游法禁强制购物后鲜有导游带游客到此买玉。最后,扬州玉器行业的推广运作失败等。

  总的来说,相对与苏州与市场热闹,扬州市场则显得冷清不少。但是玩山子还是要来扬州,几百年传承工艺还是在这里的。

  扬州玉器因为一时的经济波动,尚不足以损伤元气,所谓“砍柴不误磨刀工”,行情变了,思考一下,接着上路。在这个殷实的家底中,有一批人,如珍珠般耀眼,他们就是当代的扬州玉雕大师们。“天下玉,扬州工”, 相信在扬州玉雕人的努力下,扬州琢玉工艺会走的更远,走的更长。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